Q1:借由此次交流,想与诸位嘉宾一起探讨,宇宙因何令人类这般着迷的仰望?
万甄集团董事长/陆沉:
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人类被禁锢在地球上的肉身渺小而脆弱。但当人类抬起头望向无尽的天空时,精神却能出神到浩渺的群星之中,去探寻天体乃至宇宙本身的诞生、衰老、与未来。仰望宇宙,如同仰望一切的情与理,因与果。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
当人们抬头仰望天空时,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日月星辰依次运作,为地球带来了种种生机,探求宇宙运行的法则成为全世界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思考的命题,衍生出了别样的智慧结晶。
华夏民族对于宇宙的认识带有整体联动性,贯穿于哲学、医学、经济、艺术各个领域。儒家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黄帝内经》将人体内部运行比符为宇宙。
对于农耕生产颇为重要的二十四节气则源于古人对于北斗星的观察。董其昌所谓“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则是将笔墨比拟为宇宙,揭示出文人画中对于笔墨探求的无限可能性。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
对于宇宙的探索,还承载着精神寄托。当人们仰望星空时,总是会将天上的星宿具象化神化,塑造成神祗,以祈求风调雨顺,除灾解厄,婚配诞嗣,并从中诞生了许多富于想象力的神话传说。随着信仰与民俗不断融合,宇宙中的天体变成了和蔼可亲的神人形象,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傅煜铭:
宇宙中,每一片星云、每一颗星星、每一个星系,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美,这样的美常常超乎平凡的想象:万有引力织就我们所处的时空,最重的黑洞吞噬物质发出最亮的光,最小的粒子隐含着最大的宇宙的终极秘密……而每一项对宇宙奥秘的探索,都是对美的极致追求。
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
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的好奇是人类得以世代繁衍不断向前的原动力。包含了所有我们能够感知到的时间和空间的宇宙,做为一个远远超出我们日常生活体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浩瀚无垠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最为直接和永恒的观测对象。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副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沈俊太:
天之苍苍,其远而无所致极。深邃浩瀚的宇宙,激发人类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反衬着我们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俯仰之间,人类思索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找寻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沉思自己从哪里来,而未来又要去向何方。
Q2:对各位嘉宾而言,宇宙中最浪漫、最吸引入的天体或现象又是什么呢?
万甄集团董事长/陆沉:
宇宙中我最喜欢的天体,我想是冥王星的卫星——卡戎。我也曾与人分享过,卡戎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无论怎么旋转,卡戎和冥王星,都会始终面对着彼此。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
太阳为地球带来了无尽的能量,随着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地球产生了四季变化,造就了“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不断变化的景致。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是中国最浪漫的节日。七夕节除了能够“坐看牵牛织女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景象,古时少女们还会身着新衣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所以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画家张灵所作的《织女图》,张灵是与唐伯虎齐名的吴中才子,他所呈现的织女星,手持银梭,身着玄绡之衣,曳霜罗之帔,风振裙裾,飘然若举。通过精湛的笔墨以文人的浪漫情怀反映了古人对于织女星的朴素信仰。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副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沈俊太:
我总是被旋涡星系呈现的多姿多彩的结构而吸引,如壮丽的螺旋漩涡,中心长条形的棒结构,形态各异。我的研究就是试图回答,这些浪漫优雅的结构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千姿百态而规律几何?
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
那一定是我们目前还从来没有观测到甚至还完全不了解的、即将以出乎我们意料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新的天体和新的天文现象。
在那些已知的天体和天文现象中,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而言,日全食、流量上万的流星雨以及亮度可以与满月相比的大彗星都会为我们带来极大的震撼,而如果能有一颗在银河系内离太阳合适距离的超新星爆发,也许是我们有生之年最值得期待的浪漫。